北京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发展

2010-3-12 8:32:11
  27岁的郭素在周围人眼中是一个沉稳、博学的姑娘。从北大化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来到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仅两年,即完成了一项关于“微流体”芯片的研发课题。但是郭素却在是否向公司提出申报国际专利时,显得十分犹豫。毕竟完成申报和维护的费用尚需10多万美元。而这一专利获得保护后,能否使企业尽快获利,郭素与大家心里一样没底。然而现在她已经不需要再为这件事纠结――春节后郭素得到通知,公司决定支持她的专利申请。

  “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思维和全球意识。”博奥生物工程中心主任王国清解释说,这个感悟产生于该公司连续5年获得“北京市科技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的过程中。

  北京市科委于2005年开始实施的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通过“无偿资助,择优支持”的原则,采取后补贴的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还特别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机制与模式,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形成创新合力。

  作为我国第一家按照企业化运营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博奥生物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平台。

  王国清介绍说,5年来的专项资金申请,使企业决策者有意识地强化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逐渐形成了企业研发投入“被动化”到“主动化”、知识产权意识“被强化”到“主动强化”的转变。其间,博奥生物在生物芯片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率先实现了我国生物芯片技术国际专利的零突破。博奥生物研究开发了50多项生物芯片系列产品,已有5项拳头产品进入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生命科学的主要市场。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自主创新已成为产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创建科技研发中心,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有科技机构和科技活动的企业太少,在北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工业企业中只有5.1%设有科技机构,22.1%有科技活动。由于体制所限,众多企业尚未拥有理想创新能力的研发中心,而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研发机构却又游离于企业之外。业内专家指出,这种企业与研发机构的“两张皮”现状,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显然,引导研发机构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是改善这一企业发展顽症的有效路径。在该专项实施的5年中,这一效果正在凸显。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是一家转制10年的科研院所。该所副所长郑子明称,在转制最初的5年中,他们成天为生计而奔忙。“这是在用我们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博弈,结果自然难尽人意。此后我们探索用自己的研发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这一行动在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后,我们开始对此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此后的5年中,北京粮科所先后与京粮集团旗下的古船油脂、古船食品、古船米业等企业合作成立技术中心,研制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粮油新产品,使企业效益显著提升。其中最早与北京粮科所合作的古船油脂,利润5年内实现翻番。而北京粮科所的发展也由此渐入佳境:2007年,由京粮集团牵头成立粮科所研发理事会,下辖11个事业部,为京粮集团内的主要专业提供整体技术支撑,并承担国家有关研发课题。

  据北京市科委统计,专项资金设立5年来,总投入约5000万元,先后支持了近200家机制创新、效益显著的研发机构。不仅提高了企业研发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带动了企业研发机构的自身创新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仅2009年,百余家企业研发机构的科研投入就达到了60亿元,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近百亿元。此外,近3年申请发明专利3000多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0多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600多项。正是这些政策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了引导和驱动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记者晏燕,通讯员杜海波)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